回顧分析國內散熱器產業現狀及開發
鋼制散熱器以及各種輕型散熱器,是現代具有高技術含量的工業化產品,在我國卻被很多人看做是工藝簡單的薄鐵產品,采用半機械化方式制作,無人深人研究材料成型和焊接過程中的規律,也更無能力創建高技術的專門工藝,這些都為鋼制散熱器在我國的應用、推行埋下了隱患。90年代以來,從鋼柱散熱器在平朔煤礦大面積漏水事故起,一系列質量問題集中暴露出我國鋼制散熱器技術基礎薄弱,內在品質低劣的弊病。自此,眾多工程設計限用鋼制散熱器,一些企業轉產,致使鋼制散熱器市場迅速萎縮,生產停滯,產品走人低潮。







1900-1920年代,伴隨著散熱器取暖的方便性、舒適性被廠泛認可和用于社會交際場所(如教堂、劇院)的需要,產生了散熱量較大的多柱、鑄鐵浮雕散熱器。滿足了較大空間的樓堂館所。
1920- 1930年代間,散熱器1次革命產生了單柱鋼質散熱器,明顯地提高了生產量,較大量滿足社會需求。
1930-1950年代,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大多數人放棄生火取暖的基本方式。 追求更高生活水準。從而產生了大眾化的散熱器,即多柱鑄鐵和多柱鋼質散熱器。

問題1.為什么鋼制散熱器水容量比銅水道對流散熱器大,但散熱效果沒有他好?
解讀:兩種散熱器的工作原理與材質決定了他們的不同散熱率。首先,鋼制散熱器依靠輻射散熱,空氣流動緩慢,室溫提升的速度肯定要比采用空氣對流散熱的銅管對流散熱器慢,且室溫會出現不均勻現象;另外,銅、鋁本身的金屬熱工性就比鋼材要高出很多;同等條件下,通過與熱水接觸的銅傳熱給與空氣接觸負責散熱的鋁翅片,肯定要比單用鋼材來傳熱、散熱有效率。

您好,歡迎蒞臨桑禾,歡迎咨詢...
![]() 觸屏版二維碼 |